螞蟻生態導覽
透過照片介紹蟻友各種類螞蟻生態,
共賞螞蟻之美!
<<更新日期: 2021/4/23 08:30
(有新增)
>>
1. 艾箭蟻 1Q30W以上 @ 試管 #A3
箭蟻屬,特色行動迅捷、耐乾(但還是偏好有點濕度)
常溫飼養,產量大、發展速度快。
體型可以參考類似日本山蟻,工蟻有分大小,未有分化。
社團有蟻友曬過,可以搜尋艾箭蟻看看。
2. 光腿刺切葉蟻 1Q50W以上 @ 試管 #BF2
蟻友拍照的最愛,刺家蟻類體型小,特色在於大工奇特的大頭
比例可佔身體1/2以上,跟厚背刺家蟻同屬長的很像。
原生環境棲息環境較特別,數量少採集不易。
習性比較宅,夜晚出來覓食,雜食性,可以餵食糖水類小紅蟑,
也會蒐集無花果種子(類似收穫蟻的習性)。常溫飼養,巢體必須配合群落
不可太大,保濕性要充足。
3. 2021齒針蟻新后 @試管 1Q#C2,2Q#E2 (更多Q請諮詢)
針蟻新后培育都存在一定風險與難度,齒針蟻新后也算是
其中成功率較高的了,初期可以多后開,但出工前后會開始有擇后現象,
建議分養。
齒針蟻群落1后15工以上 @25平鋪 #AC2
最適合新手的入門針蟻,熱門好飼養,獵食積極會群攻
會把垃圾清出巢室定點丟棄,真的好乖乖。
且適應力極強,不怕熱,天冷也就停產,
24~34度穩穩的爆產! 針蟻起手導覽這個就對了
https://antinfo.neocities.org/A001.html
4. 扁平虹臭蟻 1Q50左右 @試管 #E2
據說很會生的爆產螞蟻,移動快跟體型體色狂蟻有點像,
對震動非常敏感,很容易就會炸巢衝出。
此蟻繁殖速度快,據說養上萬工到幾萬工不是問題,適應力強,常溫飼養即可。
5. 黑弓背蟻(俗稱四川大頭弓背、川大頭) 2021新后 @ 試管 #AH2
簡單介紹 = 旗艦版希氏巨山蟻 (1.7~1.9cm), C4 PRO+
詳細介紹 : 俗名中有大頭弓背的,指的就是像希氏這種會出大型特化兵的巨山蟻,
內地有三種有大頭為名的
(1)
大頭弓背蟻,俗稱廣西大頭弓背,幾乎與希氏一模一樣,這種大家比較熟悉,產地廣西。
(2)
卡林弓背蟻,俗稱擬大頭弓背,親緣比較偏矛巨,體型也可以有(1.5~1.7cm)。
(3)
黑弓背蟻,俗稱四川大頭弓背,體型最大可以到(1.7~1.9cm),產地四川。
以上三種中,以第三項黑弓背以最稀有,能掌握婚飛只一位大佬,其蟻點大約四年前被建設開發,
從此消失沒能再採集到,經透過管道拜託大佬,努力了幾年,終於在去年找到極小量。
今年再接再厲,總算能稍稍有一些可以導覽了,盼望數年得來不易。
北巨、川大頭、血斑體型比較
黑弓背蟻,整體體型比希氏大上一號,相當於毀木、接近北巨的體型,相當有可看性。
飼養上與希氏雷同,常溫土棲,尚屬好養的範圍。不消說,此蟻最大的期待就是中大群落後的
極限大工,爽度滿點爆棚,巨山蟻愛好者一定要挑戰一下。
6. 野蠻收穫蟻2020冬出工小群@ 試管 #GE1
三紅體色小群@ 試管 #IE1
CP值很高的收穫蟻,小大工分化明顯。
秋冬飛的新后一般是冬眠後隔年春天發展,
人為飼養維持25度以上可維持正常發展。
新后飼養2~3週一次,極小滴量液態或紅蟑腿或小份量切片就行
出工前要注意降低打擾,給予適量的食物輔助就好。
給多、頻率高通常造成反效果。
種子在群落10工後再給就好,可以網路搜尋合健美蛋黃粟
便宜一包就可以用很久。
7. 爪哇分針群落、高山鋸針群落可諮詢導覽
8. 2021黑金費氏弓背蟻 新Q @ 試管
(1) 黑金弓背蟻 一般品相 #D2, 導覽3只 #A3
最受歡迎熱門平價好看蟻種,早年的資訊一直說很難養,
這一兩年來由於飼養資訊增加,大家技術提升,加上
巢體越做越好,養得好的人已經比比皆是。很多蟻友年年都養,
主要平價好看,送禮推坑自用兩相宜,而且養到秋冬釋出
也很多人想要。
飼養最佳溫度28度,不要超30,新后濕度交給試管,巢養的話就是
乾溼適中,內建水塔巢那類都很適合。
(2) 黑金(紅金)弓背蟻 優選品相 #E2
黑金弓背個體體色深淺不同,可分三部位頭胸腹來看,
其中頭胸比較黑、腹部帶條紋的為一般品相,頭胸偏紅,腹部帶有黑色斑紋,
或者黑色斑紋較少的為優選品相,這幾種都是黑金費氏,只是個體顏色深淺差異,
工蟻體色都是一樣的,而體色偏紅的俗稱紅金弓背。
(3) 黑金(紅金)弓背蟻 極品品相 #G2 (可以諮詢看看)
極品品相有兩種,一種是頭胸為淡紅色透光,腹部稍有斑紋或完全沒斑紋。
一種是頭胸亮黑,腹部稍有斑紋或完全沒斑紋。實際上要找到完全沒斑紋的
機率很低很低,可能千中取一,大部分都還帶一點點黑。
而一般認為從背部有上往下看或拍照,腹部是黃色不帶黑的即為極品品相。
尤其極品紅金顏值不輸甜蜜巨山蟻,一直都是蟻友的最愛。
甜蜜新后與極品紅金
9. 2021黑斑弓背蟻 新Q @試管 #D2 ,3只 #A3
黑斑吃飽也有另一種美
黑斑弓背蟻,如果光看蟻后與黑金十分相似,只是腹部斑紋非常明顯
目前在分類上應該仍屬於費氏弓背蟻,但經由得到的資訊,
我們暫定可能是費氏弓背蟻的亞種,主要原因來自於婚飛時間點與黑金費氏
是錯開的,以及這一兩年玩家飼養到大群後,與黑金有些差異。
飼養上與黑金費氏大略相同,初期工蟻也無異,但從小群落到中群落之後
會發現黑斑的出大工時間點早,比較快出大工且比例很高!!,大工體型可以
等同或超越蟻后,頭部更是明顯的比蟻后更寬大。(有點像C4的特化)
最好辨認之處就是黑斑弓背的大工屁股是會有深色斑紋的,而黑金弓背的
大工,則是乳黃、乳白沒啥斑紋(即使黑金弓背的蟻后一樣有腹部比較多斑紋的品相)
綜上所述,即使目前在分類上這兩種是同一種螞蟻,但對我們玩家而言,就已經
有了明顯的區別與可玩性,所以我就把它分開導覽了,蟻友表示黑斑養到大群落,大工
比例高,會比黑金更加有可看性喔。
蟻友支援的黑斑大工照片
10. 2021台北巨山蟻新后帶卵 @試管 #AE2
有名的台北巨山蟻,是台灣最大的巨山蟻喔,體長約1.8到2.0CM。
頭部又寬又大、腹部毛被帶反光。飼養建議要有溫控26度上下,
餵食每周一次,減少震動與打擾,出工前試管養就可以了。
近年來北巨的飼養成功率已經好上許多,想解鎖的蟻友快來挑戰喔。
11. 相似擬毛蟻 @ 試管 #可導覽 群落請諮詢
特色蟻種,工蟻全身透亮黃,群落十分好看,群落有分化
大兵頭型十分特別,俗稱”愛心頭”。此蟻種新后很難培養,
群落運輸不易,死率極高,一年之中能順利導覽的機會有限。
12. 巢體上架,有需要的可以諮詢一下,老司機走line私訊!
新木夾板巢(食木型白蟻飼養)
https://shopee.tw/product/127579391/6386540011/
牛棚平面巢(中大群針蟻)…所羅門作者平面巢驚艷作品
https://shopee.tw/product/127579391/8244981480/
經典三竹節巢復刻(老司機有很可以的特價)
https://shopee.tw/product/127579391/8622747254/
蓄水池手工平面巢(中小群針蟻)…超大水塔懶人掛機流必備
https://shopee.tw/product/127579391/8919054151/
方城平面手工巢(中小群針蟻)
https://shopee.tw/product/127579391/6575297098/
黃金竹節雙試管培養套件(新后小群落)
https://shopee.tw/product/127579391/4662043428/
溶洞(小群落)
https://shopee.tw/product/127579391/3654814084/
美帝1號巢 (中群落)
https://shopee.tw/product/127579391/5749914966/
所羅門拓展式巢體(小群落~大群落)
https://shopee.tw/product/127579391/4141214788/
帝堡mini (新后小群)
https://shopee.tw/product/127579391/6538388232/
小萌新II代 (中小群)
https://shopee.tw/product/127579391/6334550452/
御花園 (中大群)
https://shopee.tw/product/127579391/7036169824/
雙面御花園(大群)
竹節巢(新后小群)
https://shopee.tw/product/127579391/2416555380/
<<贈送導覽區>>
本區請諮詢,有導覽其他才可贈送此項導覽
希望會認真對待才來喔。
1. 2021針毛收穫蟻新后 (歡迎索取導覽,每次可2Q)
各地蟻友導覽照片
1. 橫紋齒針蟻中群 1Q80W以上 @平鋪 #B3
血斑弓背蟻 1Q25W以上 @水塔巢體 #CB2
爆產又兇猛的血斑喔
2. 巴瑞弓背蟻(1Q8W)#E2
亮黃(1Q2W)#A3
3. 全黃中亞弓背蟻1Q100W @所羅門加溫巢 #CE2
https://imgur.com/gallery/5XkwttS
蟻友養的狀態很好的全黃~整套配備都齊全了
快來諮詢喔。
<<詳細資訊可以諮詢了解>>
細心叮嚀:
AA.避免在任何社團以及有任何有非信任者之群組發布照片,以避免不必要的困擾。
BB.防逃要做好,以免影響生態。不想要的可人道處理、送人、,或洽本平台。
大家一起維持,蟻圈才走得長久。